——我院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引经据典,激烈辩论,一场辩论赛也是思政课?学生讲课老师点评,新奇的课堂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线上预习、课堂测验、在线讨论,一堂课怎么与手机联系紧密?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我院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着力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10月15日至12月15日,我院在2019年下学期所有在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大一学生内开展以“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我和我的祖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竞赛,让学生由课堂“参与者”转变为“主人翁”。在本次竞赛活动中,19级物理学院的李青和陈慧琪以“新中国衣着变化及经验总结”为题进行课程教学展示,与同学们一同见证了七十年来新中国的变化及发展历程,表达了对中国梦的深刻思考与认识。
12月19日上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9级双方辩手以“道德模范可亲可爱,可不可学?”为题展开辩论,场上唇枪舌战,引得学生连连惊呼,掌声不断。“人是品质的精神载体,道德模范这类人在社会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我方认为道德模范可学。”正方辩手率先提出观点,并就道德模范可学举例论证。反方辩手则从道德模范的精神和行为太难学进行反驳。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了双方辩论的过程,阐释了学习道德模范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学习道德模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困境,解决了道德模范太高大上不可学的思想困惑。
这就是“基础”课线下教学改革创新的日常,即通过讲课比赛、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突出理论与实际结合,注重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竞赛型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中广受好评,“通过各种比赛的方式阐述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对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学会自主从多方面思考现实问题,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19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苏天杭说道。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院基础教研部进一步加强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即通过学生在线学习视频、完成测验、提出问题、巩固练习,老师线下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对教学重点和学生普遍困惑的疑点进行着重讲解,以及开展师生线上线下的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及理解运用能力。同时,该课程将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从过去的期末考试转变为由在线课程成绩、平时课堂活动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课堂讨论及最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一改学生以往考前突击背课本的学习方式。
“线下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发挥好我们的传统优势,线上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精准性,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开展精准的个性化教学。”副院长黄爱英介绍道。她表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希望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一流的“思政金课”。目前,基础教研部主要从专题教学,深入阐释理论问题;翻转教学,学生来讲思政课;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学生看电影、写读后感,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提出问题,深入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头脑风暴,探究课程内容中的疑点、难点以及热点问题等四个方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些措施主要是能让学生“动”起来,推进自主探索性学习;能有效解决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让课堂“活”起来;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政课堂的主人,畅所欲言,发表看法与感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领略思想魅力。